增收不增利 桃李面包陷怪圈
来源:北京商报
再次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增收根据桃李面包最新财报数据,不增包陷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出现下滑。利桃李面全国化布局是怪圈桃李面包既有发展战略,但在业内看来面对烘焙市场激烈竞争,增收短保面包产品布局南方市场压力不小,不增包陷桃李面包还需在运营、利桃李面生产、怪圈物流等成本方面有更多的增收考虑。
10月26日行情数据显示,不增包陷桃李面包股价盘中最低触及11.85元,利桃李面创60日新低。怪圈前一晚,增收桃李面包发布了三季报公告,不增包陷显示2022年前三季实现营收50.28亿元,利桃李面同比增长7.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13.8%,再现增收不增利情况。
对于净利下滑的原因,桃李面包在财报中称“主要系受疫情、部分地区持续高温限电影响,报告期返货率、折让率和终端配送服务费用均有所增长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本期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本期取得的政府补贴减少及本期购买商品期货合约产生投资损失所致。”在此前的财报中,“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也被反复提及。
在业内看来,从需求端看,桃李面包产品主要为短保产品、配送要求较高,疫情环境下配送、消费场景都受到较大影响,销售渠道流量下滑等因素影响了桃李面包的销售。
“桃李面包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商超、便利店等渠道,疫情使商超零售消费力不足,是导致桃李面包利润下滑的原因。并且短保面包产品往往是冬季两周、夏季一周的保质期,所以对物流要求很高,物流成本、人力成本的提升,也会拉低其利润。”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起源于东北的桃李面包正在南下开展全国化布局,但受到烘焙市场地域差距等因素影响,加之烘焙赛道竞争加剧、新品牌涌入,桃李面包的全国化步伐或许不好走。
在2022年半年报中,桃李面包表示,公司加大力度拓展华东、华南等新市场,下半年还将积极拓展西南、新疆市场,完善全国化布局。并于10月10日宣布向全资子公司青岛桃李食品增资3300万元。
然而,根据三季度经营数据,分地区来看,东北市场仍是桃李面包营收主力,贡献了22.28亿元收入,华北和华东市场分别实现11.22亿元、14.41亿元,华中、西南、西北、华南地区分别为1.48亿元、5.88亿元、3.29亿元、3.92亿元;同时期东北地区经销商数量最多,为274个。2022年半年报显示,桃李面包的37家子公司中有11家亏损,其中亏损最多的3家子公司为合肥桃李、浙江桃李、海南桃李。
此外,桃李面包的产品销售也受到地区生产条件限制。2022年7月,有投资者提问“公司很多新产品只有哈尔滨有售,像奥利奥雪面包、红丝绒蛋糕、奥巧蛋糕杯、生巧大福,青岛即墨工厂为什么不生产?”对此桃李面包董秘的回复为“雪面包、红丝绒咸乳酪蛋糕、奥巧蛋糕杯等均为冷藏品,公司后续将逐步在满足相关生产条件的工厂进行投产试卖”。
在桃李面包布局全国化的同时,烘焙赛道竞争正在加速,新品牌不断涌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注册16.6万家烘焙相关企业。仅在2022年9月,就有连锁烘焙社区店可斯贝Kissbaby、烘焙品牌麦子妍茶、中式糕点品牌酥品局、网红甜品品牌宫颜榴莲坊各完成千万级融资。
徐雄俊表示,南方地区面包消费量没有北方多,北方冬季面包的消费时节比较长,而南方饮食习惯选择更具多样性,因此桃李面包的品牌运营成本在南方比较大。同时,短保产品对从工厂到物流配送的要求更高,桃李面包在南方地区的生产、配送布局相对较弱。此外,南方的烘焙市场更成熟,竞争更激烈,对桃李面包市场造成挤压。“桃李面包目前的核心是要让产品动销,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动销售。”徐雄俊说。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发邮件采访了桃李面包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函
(责任编辑:百科)
- 世界杯烧钱,但FIFA永赚
- 2021年美国人口增速创历史新低,大城市人口流失严重
- 东航失事飞机黑匣子,将由这个顶级实验室破译
- 涨价!SpaceX因通胀提高发射和星链价格,最高涨20%
- 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亮相服贸会
- 挚文集团2021Q4净营收36.742亿元 净利润2.809亿元
- 百万存款竟是“空存”!银行员工挪用资金入刑……银行风控怎么做?消费者风险如何防?
- 刘銮雄“成于”恒大,甘比“败于”恒大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变局下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合作
- 火爆到停牌!这类公募产品行情升温,今年首只产品刚刚获批!监管层:继续推进试点
- 中国援助基里巴斯第二批紧急抗疫物资举行交接仪式
- 第六批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园区)名单公布 含22家企业和4家园区
- 应对能源危机 德国2023年新增净负债预期猛增
- FDA通报雅培涉事奶粉工厂部分区域检出致病菌,存质量控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