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8.5% 汇聚更多优势资源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
原标题: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8.5%
汇聚更多优势资源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见习记者 毛艺融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迈入收官之年,沪市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央企源展现出较强的控股经营韧性。据统计,上市势资市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沪市26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逾15万亿元,前季在沪市中占比超过三成,度净多优相较2020年初市值增幅超过7%,利润力规模持续提升。同比
iFinD数据显示,增汇资本注入2022年前三季度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0.78万亿元和2.04万亿元,聚更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5%。新活
业内人士认为,沪市近年来,央企源借助各项资本工具,控股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提质增效,优化治理。与此同时,随着今年5月份《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出台,新一轮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推动更多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沪市央企不断深入实施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资源有效整合,在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1月4日,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披露重组方案10家次,涉及交易金额约514亿元;完成非公开发行4家次,募集资金约63亿元。
例如,中国建材集团推动旗下、、等多家公司启动重组,理顺集团内部业务架构,解决同业竞争,并完善公司产业链,实现行业深度整合;中国宝武集团下属、通过重组,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主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同时,沪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利用分拆上市机遇,优化子公司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业务板块估值,打造专业化上市平台。今年以来,、先后公告分拆预案,拟将下属电器设备检测、咨询设计等板块独立上市,从而理顺业务架构,突出主业优势。
此外,再融资成为不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青睐的手段。于今年10月份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50亿元,用于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综合能源项目。近期,沪市金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抛出450亿元定增方案,拟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国企改革一直是央企的重点任务,尤其是利用好国企相关控股上市公司平台,通过项目增发、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现。”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热点)
- 最高法:将着手研究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侵权赔偿问题
- 近30年来最快加息节奏!将如何影响澳大利亚楼市?
- 任泽平:当前是第五轮猪周期开始阶段 但不具备快速大幅上行条件
- 安徽蒙城通报1例阳性!行程车次公布!
- 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今年前9月北京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6.8万亿元
- 1200亿交易黄了!李嘉诚欲提高英国最大配电商售价 收购方被迫作罢
- “助微计划”报告:月均服务300万小微 两年累发放贷款4万亿元
- “杀洋盘”电诈团伙用翻译软件骗外国人,英语太差未成功还搭进水电费
- 工业产品将有“身份证” 扫码即可溯源查真伪
- 盘后机构策略:沪指险守3400点 股指预计将继续震荡向上
- 贝肯能源一董事主动“揭发”女儿短线交易 获利122万已上缴公司
- 或将失去“米老鼠”专有权?迪士尼已申请上百个米老鼠相关商标
- 到2030年,力争5000亿产值!上海“1+4+5+6”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 进出口银行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