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首选通胀衡量指标或降至一年多来最低水平 但不足以支撑暂停加息讨论
美联储首选的美联通胀衡量指标可能会在去年12月降温至一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可能会让美联储进一步放缓加息步伐,储首撑暂但不足以让官员讨论暂停加息。选通息讨
经济学家预计,胀衡最低足支将于周五公布的量指论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的同比增幅将为5%,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标或核心PCE将增长4.4%,两者都将是降至2021年底以来的最小涨幅。经济学家对环比增幅的年多预测也表明,通胀较去年早些时候有所缓和。水平
这些预测数据与美联储将在2月1日进一步放缓加息步伐至25个基点的停加预测相一致。但通胀率仍然远远高于2%的美联目标,而且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储首撑暂有可能会使通胀率保持在高位。选通息讨
T. Ro Price Associate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布Blerina Uruci表示:“他们的胀衡最低足支反应功能似乎已经认为,加息速度将放缓到今后每次会议会加息25个基点的量指论节奏。PCE应该不会给这一路径带来太大改变,尤其是在几个月的通胀数据放缓之际。”
经济学家们还将关注政府在周四对去年第四季度GDP的初步估计,其中也包括PCE和其他通胀衡量指标。
美联储官员上个月上调了对核心PCE的预测,预计到2022年底将达4.8%左右,高于9月份预测的4.5%。根据媒体的计算,要达到美联储的预测水平,12月份的核心PCE将环比上涨0.38%,而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为0.3%。
这些假设支持了美联储的推论,即利率将在5.1%左右达到峰值,并在2023年保持在这一水平。不过,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怀疑这一预测是否会成为现实。另一个受到密切关注的通胀衡量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几个月来一直在减速,工资压力也在缓解。
政策制定者承认抗通胀工作取得了进展,但认为其工作远未结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其同事们特别关注除能源和住房以外的服务业通胀,这涉及到从医疗保健到理发等诸多领域,因为工资是这些企业的一大成本。
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上周表示:“即使最近有所缓和,通胀率仍然很高,政策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具有足够的限制性,以确保通胀率持续回落到2%。”
美国最大的私营部门雇主(WMT.US)本周表示,在胀和激烈的劳动力竞争的背景下,将把起薪提高17%。根据工作地点的不同,新员工的起薪可能会高达19美元。
经济学家们担心,由于美联储在一定程度上将政策建立在过于悲观的通胀预测上,其会将利率提高到如此之高的水平,或长期保持在高位,这会使美国陷入衰退。即将公布的GDP报告预计将显示,去年底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受到强劲的消费者服务支出的支撑。
除此之外,对经济前景的看法就比较低迷了。根据外媒本月早些时候对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预测者认为,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GDP将收缩,原因是支出停滞、商业投资减弱和工业生产疲软。这会使得未来一年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65%。
通胀是出了名的难以预测,美联储在过去曾被打得措手不及。批评者,甚至一些美联储官员自己都说,去年的加息行动过于缓慢,而信息传递是控制市场预期的关键。
Wilmington Trust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曾在费城联储工作的Luke Tilley表示:“他们不想听起来很鸽派,因为他们不希望金融条件过于宽松,所以他们需要继续维持更强硬的言论,但这也是真实的,因为通胀可能会回升。”
因此,虽然PCE数据可能会强化通胀正在降温的迹象,但美联储宣布胜利还为时过早。决策者们将坚持认为,在讨论暂停加息的举措之前,他们需要看到更多的证据,证明价格涨幅实际上正在放缓,特别是下周将公布的就业成本指数和平均时薪等工资指标。
法国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Carl Riccadonna说:“如果你想防止森林大火,你需要确保篝火的余烬被完全熄灭。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所以他们可能想更缓慢地前进,但他们仍然想继续加息。”
- ·整形整丢肖像权?四川省消委点评医美领域霸王条款
- ·美国铁路工人要大罢工,“最支持工会”的拜登也没招了
- ·油轮市场活跃石油运费大幅提高,或支撑油价上涨
- ·美共和党州长包机“甩”移民,运送至其它州,视频曝光
- ·因零部件供应问题持续存在 丰田将12月产量目标缩减至75万辆
- ·北京两地铁线段开始3个月空载试运行,16号线昌平线年底南北贯通
- ·乳企盯上中老年奶粉市场,如何争夺2.6亿银发消费者
- ·华创证券:维持康方生物-B强推评级 目标价36.6港元
- ·哪些美股适合采用备兑看涨期权策略?美银推荐这十只
- ·教育部:今年秋季学期 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
- ·高盛:予建设银行买入评级 目标价6.64港元
- ·国常会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 加力助企纾困
- ·探访幼儿园开学首日:有家长不停刷手机看孩子消息
- ·主打效率工具概念,飞书能打破钉钉和企业微信的统治吗?
- ·日本8月从俄液化天然气进口额增长超200%
- ·四大行再降利率、股份行将跟随调降,存款为何“失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