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 外汇局公布十起逃汇案
◎记者 范子萌
逃汇行为扰乱外汇市场健康良性秩序。严打易外对此,虚假性外监管以“零容忍”态度,欺骗起逃持续加大惩戒力度。汇交汇局汇案
10月11日,公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通报10起企业及个人逃汇案例,严打易外对于外汇违规行为再亮“红牌”。虚假性外
记者梳理发现,欺骗起逃本次通报的汇交汇局汇案10起案例均为违规办理跨境资金流出业务案例。其中,公布8起企业违规案例涉及虚构贸易背景、严打易外付汇无实际进口等典型违规行为,虚假性外个案最高罚款金额960.2万元人民币;2起个人违规案例分别为分拆逃汇和违规刷卡逃汇,欺骗起逃个人最高罚款172.78万元人民币。汇交汇局汇案
比如,公布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徐州鸿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虚构贸易背景,对外付汇2734.9万美元。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罚款960.2万元人民币。
又如,2020年3月至4月,邵阳市信成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32名境内个人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违规以分拆购付汇形式向境外转移资金158.25万美元。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罚款53.64万元人民币。
加强外汇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是维护外汇市场健康良性秩序的重要内涵。
近年来,外汇局持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常态化开展违规案例通报工作。“在9月末已公开通报一批银行未尽职展业审核案例的基础上,此次再次通报10起企业和个人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案例,旨在引导企业和个人通过依法合规渠道办理外汇业务,提升市场主体的合规用汇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外汇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该负责人称,为推动外汇管理领域持续深化改革,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外汇局在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的同时,始终保持对虚假、欺骗性交易的高压打击态势,持续加大对虚假贸易收付和投融资检查力度,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着眼于下一步,该负责人表示,外汇局将严厉打击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加强非现场监测分析,紧盯重点渠道和重要主体,有针对性加强检查力度,从严从快开展查处。
同时,将加强对企业、个人外汇违规案件的延伸检查,严肃惩处为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提供跨境结算服务的银行和支付机构等主体,督促金融机构进一步履行展业职责,严把审核关。
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外汇局还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向企业和个人传递外汇便利化政策,帮助企业、个人纾解用汇困难,保障外汇市场有序稳健运行。
(责任编辑:焦点)
- 周延礼:加快制定数字金融标准规则 所有经营活动必须依法纳入监管
- 奥美医疗炒外汇亏损2.9亿元,疑似做空了美元对人民币的外汇交易
- 中金:上调腾讯控股评级至“跑赢行业” 目标价328港元
- 斯伦贝谢CEO:钻井平台需求增加 能源行业正迎来“超级周期”
- 高盛: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看好亚洲股市
- 智翔金泰IPO:三年亏损8亿,90%营收来自关联交易,实控人为智飞生物董事长蒋仁生,是否具备独立发展能力?
- 摩托罗拉三款新机将迎来新系统更新 推送时间待定!
- 九号UiFi Pro试驾:特殊的跨界款 能上牌的电滑板车
- 因凡蒂诺的反击
- 三星在美国发布Galaxy Tab A7 Lite儿童版平板:更坚固设计
- 财经早报:券商“金股”转换风向计算机板块抢眼 科创板吸金力持续增强
- 曝OPPO Reno9 Pro+将搭载骁龙8+Gen1 这次要走量
- 国家卫健委:各地进一步加大层层加码整治力度
- 沃尔沃承认侵权GALA乐队拒绝道歉 昨晚致歉“甩锅”代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