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信口开河权威,信口开河专业,信口开河及时,信口开河全面,信口开河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信口开河 6月7日,信口开河一位分析师喊话大盘4000点的信口开河言论引爆市场。 引发市场关注的信口开河是对4000点这一具体点位的预测,因为沪指上一次4000点还在2015年,信口开河近年来沪指一直在3000点上下徘徊。信口开河如果说点位能到4000,信口开河相对当前将有30%左右的信口开河指数涨幅,意味着一轮牛市的信口开河到来。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信口开河是,这位分析师得出如此结论,背后却并无任何依据。从具体内容看,“相信相信的力量”是这一观点的主要支撑。很明显,这是一种似是而非形而上的说法,或者说是情绪化的表达。方正证券也很快回应媒体,称公司已经启动合规调查和问责。 笔者认为,虽然这一观点并非发布在正式的研究报告中,但以券商分析师身份在公开渠道发表与职业相关的看法,依然有必要遵守监管层相关规定。而且某种程度上,此事比研报不审慎的影响更为恶劣。因为从市场传出的截图看,这位分析师的发布相关言论的用意,更大程度上在于吸引眼球。这种做法,已经背离了分析师岗位应该具有的基本执业操守。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中明确规定,要基于合理的数据基础和事实依据,审慎提出研究结论。然而近年来券商分析师因数据基础和事实依据不够扎实,引发外界质疑的案例屡有发生。比如去年初在茅台股价上涨至2500元时,曾发布研报给出3000元的目标价,研报基于对茅台产销量和提价的乐观预期下得出,当时市场就有较大争议。 6月5日晚间,一份关于科创板的研报也被市场惊为“雷人雷语”。其中提到:科创板6月开始至年内解禁规模达到8400多亿,此时买入科创板,为科创企业的重要股东提供资金支持,能够达到支持科创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另外,此前针对发布的“从玄学角度”看跌20%和预测到2060年的看多研报,都存在类似问题。即便这些言论在引发质疑后旋即删除,但并不能改变负面影响已经形成的事实。 这些分析师“信口开河”,既反映了其分析方法不严谨,偏离了作为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应秉持的合规、审慎、为投资者负责的基本原则和态度,也透露出部分券商存在内部控制问题。至少,这些券商在研报发布审阅机制等制度建设上都还有待加强。以本次引发争议的4000点言论为例,涉事分析师不仅从业时间较短,甚至未取得分析师资质,在朋友圈随意发言更体现出公司的合规培训并不到位。 面对此类问题,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不能缺位。监管部门不仅应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作出处罚,对情节轻微的违规行为,也可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暂停发布研报等监管措施。如预测宁德时代2060年业绩的3名分析师,就曾被深圳证监局出示警示函。证券业协会对券商发布研报实行自律管理,对拉低行业公信力等行为,也可以采取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暂停执业等纪律处分。 |